中央单位定点扶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单位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倾心、倾情、倾力开展工作。各单位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聚焦贫困村贫困户精准帮扶。始终坚持发挥单位优势,立足贫困地区实际,创新帮扶举措,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据统计,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中央单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51亿元,帮助引进各类资金185亿元,培训基层干部和各类技术人才172万人次,积极购买和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
一、中央和国家机关定点扶贫
(一)工作综述
中央和国家机关自觉把定点扶贫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选派干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采取有力帮扶措施,取得硕果累累的实际成效。截至2019年8月,中央和国家机关119个部门(单位),共帮扶233个贫困县,其中89个县脱贫摘帽,帮助1.9万个村脱贫退出,383万户、1300万贫困人口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部门选派挂职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1727名,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含金融信贷资金)合计713亿元,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近18万人,购买和帮助销售农产品636亿元,有力推动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中央和国家机关定点扶贫县分布图。
(二)具体措施
1. 压实责任
截至2019年6月底,中央和国家机关赴各定点扶贫县考察共42732人次,其中主要负责同志546人次,负责同志1344人次。承担定点帮扶任务的部门全部成立了定点扶贫工作机构,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领导和组织保障。
签订《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责任书》,组织实施考核,明确任务指标,压实落实帮扶责任。图为2019年度《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责任书》。
2. 尽锐出战
精心选派优秀干部沉到一线,共选派挂职干部1305人,选派驻村第一书记422人分赴定点扶贫县、贫困村,用最强的力量“啃”更硬的骨头,为做好定点扶贫工作、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人才保证。
挂职扶贫干部职级分布
挂职扶贫干部年龄结构
驻村第一书记职级分布
驻村第一书记年龄结构
中央和国家机关扶贫干部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
3. 聚焦精准
中央和国家机关累计向定点扶贫县投入帮扶资金204.65亿元,引进帮扶资金509.07亿元,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2.67亿元,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634.04亿元,助力定点扶贫县脱贫攻坚。
投入帮扶资金
公安部筹集2600万元为贵州省普安县近2万户贫困群众家庭配备基本生活家具。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积极联合汽车企业与河北省阜平县共同建设梦翔汽车培训基地,为贫困群众培训汽车维修、护理等实用技术,帮助贫困群众就业。
改善医疗、教育环境
中央组织部协调天津市和浙江省杭州市派出教育、医疗团队,对甘肃省舟曲县、贵州省台江县开展组团式帮扶,培养不走的专家服务队,提升了当地教育医疗水平。
中央宣传部组织全国社区医疗服务志愿团前往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开展扶贫义诊活动。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组织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干部支教扶贫志愿服务队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希望小学开展室外音乐教学活动。
组织各类专题培训
人民日报社在河南省虞城县组织举办脱贫攻坚档案资料规范化建设培训班。
全国妇联扶持甘肃省漳县创办“巾帼扶贫车间”,帮助贫困妇女就近就地就业。
中国科协组织专家在山西省临县为基层医务人员开展培训。
国务院办公厅在河北省张北县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
中信集团在云南省元阳县、屏边县组织刺绣培训,开展产业扶贫。
开展消费扶贫
共青团中央定点扶贫直播活动在山西省石楼县开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在单位食堂为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察哈尔右翼前旗举办扶贫产品展销活动。
农业农村部开展扶贫产品专场推介品鉴活动。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在陕西省勉县开行公益性“慢火车”,为贫困农户进城赶集脱贫致富提供运输保障。
4. 产业扶贫
坚持发挥单位、行业优势与立足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帮助引进企业1104家,企业实际投资金额465.01亿元,扶持定点扶贫县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社3289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157.92万人。
工业和信息化部帮助四川省南部县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民政部支持江西省遂川县大力发展特色茶叶产业。
海关总署帮助河南省民权县建成国家级冷冻冷藏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促进制冷企业发展。
中国科学院帮助研发的猕猴桃品种在贵州省水城县推广种植10.3万亩。
国务院扶贫办帮助贵州省雷山县打造茶旅融合产业示范区。
5. 抓党建促脱贫
中央和国家机关基层党支部与贫困村党支部结对共建1671个,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64.87万人,发动机关党员干部捐款捐物共计1.45亿元,有力促进和带动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全国政协机关结合十三届全国政协“在京委员活动日”组织安徽省舒城县、颍东区特色农副产品在全国政协礼堂进行展销,推动消费扶贫。
最高人民法院在河南省睢县采取多种党建帮扶形式助力脱贫攻坚。
最高人民检察院帮助云南省西畴县建设文创产品扶贫车间。
水利部财务司党支部与定点扶贫县贫困村党支部定期开展支部共建活动。
二、统一战线定点扶贫
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组织各方面力量,发挥资源优势和智力优势,全力参与定点扶贫工作。截至目前,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负责同志赴定点县调研348人次(其中主要负责同志53人次),共实施产业、教育、医疗等7大类帮扶项目1085个,投入帮扶资金10.3亿元,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20.01亿元,带动101.8万人实现稳定脱贫。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帮助贵州省纳雍县发展南瓜种植产业。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在河北省广宗县人民医院开展“天使健康行”义诊活动。
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在河北省丰宁县捐赠太阳能路灯。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在贵州省安龙县推进教育扶贫。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在贵州省大方县援建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
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重庆市酉阳县贫困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普夏令营。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组织医疗专家为四川省旺苍县脑瘫患儿检查。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员会邀请农业专家向贵州省赫章县农民讲授种植技术。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实施“五个一”扶贫项目,解决贵州省织金县“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三、中央企业定点扶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国资委组织中央企业通过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消费扶贫等多种方式,有力促进贫困地区支柱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完善、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自然生态环境改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94家中央企业在定点扶贫的246个贫困县投入帮扶资金超过135亿元,实施各类帮扶项目近万个。截至2019年底,已有111个县顺利脱贫摘帽。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资助790万元支持重庆市石柱县打造石柱莼菜产业,带动552户贫困户增收和72名贫困群众就业。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大营盘村海拔1820米山顶上建设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云南省鹤庆县援建集中供水工程。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云南省红河县尼美村开展电商扶贫,让50万斤千年哈尼梯田红米“下山”。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帮扶云南省砚山县发展三七特色产业。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里坤县实施“互联网+扶贫”合作社援建项目,帮助打造“小兵甜瓜”特色品牌。
2013年至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累计投入资金约4167万元,为布楞沟村56户群众建设了新农村,在全县实施危房改造项目1323户,布楞沟流域建档立卡户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资助内蒙古自治区卓资县幼儿园“安全饮水”项目,让孩子们喝上了放心水。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帮扶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县安兰村建设弄纳山羊养殖基地。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累计投入资金超过4.7亿元,着力开展教育扶贫。图为三峡集团援建的希望小学。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陕西省吴堡县东庄村投资500万元建立挂面厂房,解决了17户贫困户就业,并帮助销售挂面7.4万斤。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援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杏干自然晾晒场。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派驻贵州省册亨县挂职干部欧阳川,真心帮扶,全力打造香蕉全产业链,被当地群众誉为“香蕉县长”。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志愿者赴湖南省浏阳市高坪镇庙前小学开展科技艺术支教。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在定点扶贫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柯坪县累计采购农特产品1173万元。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定点帮扶的湖北省阳新县蚕茧大丰收。
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帮助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江口小学搭建音乐课程体系,开展美育教育。
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帮助云南省双江自治县南宋村建立双江云岭农机帮扶专业合作社,精准帮扶14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市秀山县隘口镇帮助拍摄当地茶叶产业宣传片,助力贫困地区产品销售。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帮助云南省彝良县援建中蜂养殖基地。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在甘肃省康乐县、卓尼县、康县开展消费扶贫,2018年以来购买和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累计达3487万元。
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在贵州省开展投资考察。
2016年至今,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累计投入资金1.67亿元,援助贵州省威宁县建设幸福乡村卫生室523所,助力威宁县实现基层医疗全覆盖,解决贫困群众看病远、看病难问题。
华润集团帮助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建设海原华润肉牛养殖基地。
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在贵州省黎平县黄岗村打造“美丽乡村”精品民宿项目。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援建肉牛养殖基地。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在河南省社旗县开展教育扶贫。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云南省剑川县援建新华小学。
四、金融机构定点扶贫
中国人民银行牵头联系22家金融单位,结对帮扶65个重点县。2019年以来,金融单位对定点扶贫县直接投入帮扶资金88765.82万元,引进帮扶资金39738.52万元,培训基层干部人数61913人,培训技术人员人数108572人,购买和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302879.15万元。
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累计投入413万元教育扶贫基金,对定点帮扶的陕西省印台区、宜君县3168名高中及以下贫困学生实现资助全覆盖。图为人民银行与定点帮扶地区签订教育扶贫基金协议。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协助甘肃省临洮县开展农产品销售,为贫困农户拓宽销售渠道,有效增加建档立卡贫困农户的收益。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平安集团为内蒙古自治区察右后旗旺牧奶牛养殖项目提供金融支持,带动2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增收。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起“一果连四方”系列消费扶贫活动,帮助销售定点扶贫县山西省隰县玉露香梨。
国家外汇管理局与相关企业在河北省巨鹿县调研金银花产业。
国家开发银行支持的四川省古蔺县河屯村搬迁安置点全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支持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
2015年以来,四川省万源市贫困户简文波在中国工商银行“致富创业贷”的支持下建起了“小波家庭农场”,带动8户贫困户31人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中国农业银行通过“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模式,为贫困户发放精准扶贫贷款用于购羊,并通过扶贫龙头企业-河北唯尊养殖有限公司代养的方式,带动贫困户致富增收。
中国银行出资1.2亿元在定点扶贫县设立4家中银富登村镇银行,2018年10月正式对外提供金融服务,助力脱贫攻坚。
中国建设银行组织员工到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建行希望小学开展支教等公益行活动。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在江西省吉安县出资建设的火龙果特色产业扶贫基地。
五、高等院校定点扶贫
2012年以来,教育部组织44所直属高校承担了4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定点扶贫任务。2019年,新增20所直属高校参与定点扶贫工作,进一步充实了定点扶贫力量。各直属高校发挥特色优势,逐渐形成了教育扶贫、智力扶贫、健康扶贫、科技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社会扶贫等具有“高校品牌”的特色扶贫路径。截至2019年5月,帮扶的44个定点扶贫县已有20个县脱贫摘帽。
北京大学以“弥渡讲坛”和“博雅耕读乡社”为抓手,着力提升云南省弥渡县“县乡”“村组”干部工作水平。
清华大学帮助云南省南涧县开展先心病儿童救助项目。
复旦大学通过支援设备、医疗队派驻等帮助云南省永平县建设“立体”健康扶贫体系,培训当地医务人才。
同济大学以智力扶贫为重点,帮扶云南省云龙县开展城乡规划等工作。
中国药科大学紧紧围绕陕西省镇坪县自然资源禀赋,帮助当地做大做强中药特色产业。
浙江大学积极推动以科技为引领的产业扶贫,在云南省景东县设立乌骨鸡、野生灵芝、普洱茶等科技扶贫专项行动项目。
华中科技大学在云南省临翔县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和科技创新研究院,组织专家团队开展普洱茶熟茶加工工艺研究和金线莲培育种植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为湖北省建始县培育优质特色产业。
湖南大学帮助湖南省隆回县打造白水洞富硒大米、羊肚菌等特色品牌。
中南大学帮扶湖南省江华县开发系列农副产品,搭建“瑶都优品”电商平台,拓展销售市场。
中山大学组织10家附属医院在云南省凤庆县扎实推进健康扶贫。
华南理工大学为云南省云县打造全域旅游规划项目包。
电子科技大学为贵州省岑巩县推出智慧农业等科技扶贫项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施“三团一队”(书记帮镇助力团、专家教授助力团、研究生助力团及优秀人才先锋服务队),助力陕西省合阳县脱贫攻坚。
民营企业扶贫
2015年10月17日,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启动实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组织动员民营企业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等方式,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精准帮扶。截至2019年12月底,进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账管理的民营企业有9.99万家,精准帮扶11.66万个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6.56万个);产业投入819.57亿元,公益投入149.22亿元;安置就业73.66万人,技能培训111.33万人,共带动和惠及1434.4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018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们回信。图为2018年10月22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回信内容。
“万企帮万村”帮扶实况图。
恒大集团投入110亿元帮扶贵州省毕节市脱贫攻坚。图为援建的蔬菜产业基地。
万达集团2014年开始共投入21亿元对贵州省丹寨县实施整县帮扶。图为投资建设的丹寨旅游小镇。
碧桂园集团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建立苗木基地,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图为当地村民在苗木基地务工。
吉利控股集团于2016年启动“吉时雨”精准扶贫项目,计划用3-5年时间投入4-6亿元开展精准扶贫。图为采购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的黄果柑。
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开展“泛海助学行动”,捐赠23亿元帮助10个省的46万名贫困大学生就学。
宁夏宝丰集团持之以恒开展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图为宝丰集团·燕宝慈善基金会2019年“燕宝奖学金”发放仪式现场。
甘肃远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藜麦种质资源库和科研实验区,种植面积3.3万亩,带动当地贫困群众通过种植藜麦实现脱贫。
湖北名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建“政府主导、金融支撑、保险保障、企业服务、农民养羊”的“五位一体”产业扶贫模式,带领大别山区贫困群众通过发展黑山羊产业脱贫致富。
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光伏+农业+扶贫”模式,发展光伏清洁能源助力农村增绿,实施“造血式”精准扶贫促进农民增收。
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在凉山州通过发展附子种植产业,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图为致富后的布拖县火灯村。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泽泰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帮扶模式,带动3000余户贫困户种植中药材。
“两病一学”众筹扶贫项目
2017年以来,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卫健委、教育部指导下,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会同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公益组织,陆续启动了“光明扶贫工程·白内障复明”项目、“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和“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等3个精准扶贫项目,简称“两病一学”众筹扶贫项目。项目所需资金主要通过中国社会扶贫网开展扶贫众筹募集。
一、“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
2018年5月,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在四川凉山州启动“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聚焦“听懂、会说、敢说、会用”目标,按照“浸润式”教学理念,创设语言环境,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学习普通话,在学前扫清语言障碍。同时,帮助孩子养成讲卫生、懂感恩、爱学习、讲礼貌的好习惯。截至2019年12月底,“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累计筹款1.51亿元。其中,中植集团捐赠到账1亿元,君康集团捐款到账5000万元;线上累计筹款68.3万元,共覆盖28万学龄前儿童。
2018年10月,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玉田镇永久村幼教点幼儿通过绘画开展普通话教学。
2019年10月,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洛俄依甘乡新农村村幼教点通过拼插积木进行普通话思维训练。
2019年11月,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县梅子坝乡铜厂幼儿园的儿童通过看图说话学习普通话。
2019年8月,“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形象大使海霞在昭觉县四开乡洒瓦洛且博村幼教点与幼儿积极互动。
2018年5月,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洒瓦洛且博村幼教点儿童养成课堂主动举手,积极用普通话回答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2019年4月,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螺髻山镇黄草坪村幼教点儿童养成打饭排队、吃饭不浪费粮食的良好生活习惯。
2019年10月,四川省凉山州金阳县春江乡幺米坨村幼教点幼儿正在表演普通话歌舞《我爱你中国》。
视频:《“学前学会普通话”项目》
二、“光明扶贫工程·白内障复明”项目
2017年7月,国家卫健委、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光明扶贫工程”工作方案》,部署实施“光明扶贫工程·白内障复明”项目,确定定点医院,制定诊疗方案,组织符合条件的白内障患者进行集中救治。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中国扶贫基金会通过中国社会扶贫网开展众筹募集资金,对建档立卡贫困患者报销后自付费用进行救助,每只眼睛手术费补助不超过1500元。2018年3月3日,“光明扶贫工程·白内障复明”项目在京正式启动,截至2019年12月底,“光明扶贫工程•白内障复明”项目筹集资金10173.1万元,全国20个省1627个县的1350家定点医院已累计救治建档立卡白内障贫困患者17.5万例。
2018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组织白内障患者进行筛查。
2017年7月,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罗店乡尤庄村群众正在接受白内障手术救治。
2019年8月,河北省秦皇岛市定点医院医生回访检查青龙满族自治县石盖子村贫困患者白内障术后康复情况。
2018年10月,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五十家村贫困患者救治痊愈后参加秋收劳动。
视频:《“光明扶贫工程·白内障复明”项目》
三、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
2019年3月,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卫健委指导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开展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试点,组织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集中救治,通过中国社会扶贫网开展众筹募集资金,对建档立卡贫困患者报销后自付部分按照药品及注射费用的20%进行救助。截至2019年12月底,共募集资金603.15万元,为安徽省霍邱县、临泉县,河南省平舆县,陕西省镇巴县,甘肃省渭源县,贵州省大方县等6个试点县的198名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实施救治,实现了预计每县救治24人的目标。2019年10月8日,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卫健委印发《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工作方案》,部署在832个贫困县开展集中救治工作。
2019年4月,陕西省镇巴县组织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筛查。
2019年5月,安徽省临泉县王吕庄村贫困患者正在接受救治。
2019年7月,河南省平舆县三麻村贫困家庭的一对父子接受强直性脊柱炎救治后到村扶贫车间劳动增收。
视频:《“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