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帮扶
选派驻村工作队是加强脱贫攻坚一线工作力量、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经过各地区和有关部门的努力,实现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全覆盖,驻村工作队管理进一步规范,干部的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几年来,驻村干部不怕吃苦、勇于奉献,为脱贫攻坚付出了艰辛努力,推动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措施落地,提升了贫困村治理水平,增强了贫困群众的发展能力,培养锻炼了一大批青年干部。
视频:《致敬默默前行的扶贫人》
实现选派全覆盖
为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一线工作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累计选派驻村干部279万人,实现了所有贫困村驻村工作选派全覆盖。

驻村干部选派的基本原则。

按照精准选派、优化结构、配强干部要求选派驻村队员。

驻村工作队主要任务。

2014—2019年驻村工作队数和驻村干部人数统计图。目前,全国在岗驻村工作队共25.5万个、驻村干部92万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全覆盖,并逐步向有扶贫任务的非贫困村拓展。
规范驻村工作队管理
为更好发挥驻村工作队在脱贫攻坚中的生力军作用,各级各有关部门切实加强了对驻村工作队的管理,确保选派精准、帮扶扎实、成效明显、群众满意。

2018年7月,四川省喜德县沙马拉达乡驻村工作队集结出征。

2018年5月,广东省组织第三方评估组到清远市阳山县五爱村入户考核驻村帮扶工作。

近年来,各地陆续出台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相关意见和细则,不断提升驻村帮扶工作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累计召回驻村干部2万多人。
精准施训提升实战能力
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示范培训和大规模轮训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等方式加强驻村干部培训,近两年来,全国共培训驻村干部290多万人次。

2017年11月,第二批中央和国家机关选派第一书记示范培训班学员在江苏省沭阳县花木产业基地观摩学习。

2019年7月,云南省举办全省驻村工作队长示范培训班。

2019年6月,辽宁省省派驻村工作队长培训班学员实地观摩学习。
转变作风提升帮扶实效
(一)宣传扶贫政策

2019年8月,湖北省通山县大坑村驻村工作队员万金(中)到户宣传脱贫攻坚政策。

2019年6月,海南省定安县金鸡岭农场18队驻村工作队组织群众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宣讲脱贫攻坚政策。
(二)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驻村工作队的协调推动下,建成了一大批贫困村通村公路、安全饮水等项目,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和安全饮水问题。

2019年3月,云南省牟定县徐寺村驻村工作队组织建设通村公路。

贵州已解决167万农村贫困人口和278万农村非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问题。图为黔中水利枢纽、贵州省惠水县人饮工程通水现场。

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于2019年12月13日通过竣工验收。该工程于2016年10月8日完工,解决了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彭阳县、西吉县以及中卫市海原县4个县区110.8万城乡居民饮水问题。
(三)发展扶贫产业

2019年4月,重庆市秀山县富裕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赵茂兴(中)向群众讲解核桃种植技术。

2016年10月,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得者、吉林省通榆县陆家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徐宝山(左一)帮助群众采收辣椒。

2017年8月,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获得者、青海省互助县哇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马锁安(中)指导贫困群众发展养鸡产业。

2019年9月,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获得者、安徽省利辛县朱集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刘双燕(中)调研养猪产业。
(四)加强贫困村社会事业建设
在驻村工作队的协调推动下,基本实现了贫困村村卫生室全覆盖,农村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图为贵州省雷山县大马山村卫生室和江西省石城县齐贤村卫生室。

2015年以来,山东省鄄城县七街村驻村工作队长李建军协调资金1400万元,为全县新建幼儿园4所、重建小学4所。图为黄河小学的学生有了新教室。
(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2019年1月,广东省连州市新八村驻村干部罗建华(左)走访贫困群众。

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获得者、山东省沂源县石柱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刘昌法的扶贫日记。

2017年11月,河南省太康县前何村群众写信挽留第一书记韩宇南。
(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脱贫攻坚以来,通过驻村工作队的帮助协调,新建和改造了一大批贫困村村级活动场所,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不断增强。图为陕西省岚皋县竹林村新建的活动室。
2019年9月,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合兴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张仕勇(主席台中)为全村党员讲党课。

2018年10月,湖南省祁阳县龙溪村召开党员大会,讨论发展新党员并进行举手表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