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国
李保国(右二),男,1958年2月出生,2016年4月10日逝世。中共党员,生前为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保国同志30多年来,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甩掉“穷帽子”。他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把课堂搬到山间地头,把脱贫攻坚当成崇高事业,把为贫困群众办实事作为不懈追求。他先后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推广了36项林业技术,示范推广总面积1080万亩,累计应用面积1826万亩, 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纯增收28.5亿元,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培育出多个全国知名品牌,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 被村民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为脱贫攻坚作出了突出贡献,堪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模范。2016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追授李保国同志“全国脱贫攻坚模范”荣誉称号。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李保国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姜仕坤
姜仕坤,男,1969年12月出生,2016年4月12日逝世。中共党员,生前为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县委书记。
姜仕坤同志一生对党忠诚,心系人民,二十六年如一日,扎根贫困地区,带领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尤其是在条件艰苦的晴隆县工作6年期间,他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使命担当,每年深入乡村一线工作超过200天,全县贫困人口减少一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面改善,做出了让老百姓称赞的出色业绩,为脱贫攻坚作出了突出贡献。2016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追授姜仕坤同志“全国脱贫攻坚模范”荣誉称号。2018年6月,中共中央追授姜仕坤同志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王新法
王新法,男,汉族,1953年出生,2017年2月23日逝世。中共党员,生前为河北省石家庄市公安局退休干部、湖南省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名誉村主任。
王新法同志2013年退休后,千里迢迢来到薛家村义务扶贫,投入自己全部心血和精力帮助山区群众脱贫。他带头签订扶贫生死状,与“军人团队”一起出资,带领村民开山凿石修建山路15公里、桥梁6座和安全饮水源,建成1200亩生态茶园;他拿出个人积蓄,修建烈士陵园和村民公墓;他关心空巢老人,组织留守儿童开展活动,倡导移风易俗,推行生态殡葬,树立文明新风。在他的带领下,薛家村2015年率先脱贫,2016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2017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2013年至2017年,村民人均收入从3270元增长至7721元。2017年2月23日,王新法同志因劳累过度引发心肌梗塞,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享年64岁。2017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追授王新法同志“全国脱贫攻坚模范”荣誉称号。刘桂珍
刘桂珍,女,汉族,1963年出生,中共党员,山西省代县峪口乡段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刘桂珍同志几十年如一日身挑四担坚守山村,当乡村医生39年,代课教师29年,村支书23年,村主任16年,真正做到了群众有求必应、乡亲有难必帮。她自费学习育苗技术,拿出自家土地先行先试搞苗木种植试验,无偿向村民传授技术,垫钱帮贫困户购种子、买肥料,带动贫困户11户20人种植苗木56亩,每亩年均收入六七万元,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她将村民的冷暖装在心里,默默替有困难的村民交纳新农合保费,每年都要贴上几千元;她创造性开展基层党建工作,自费买来录播机,将乡里的会议精神整理后录音,挨家挨户放给老党员听;她看病从不收诊疗费,用药只按进价收费,贫困村民免收药费;她每天带着本村的孩子们去上课、带着孩子们回村,利用中午午休的时间去乡里为村民办事,常常顾不上吃饭。在刘桂珍的带领下,截至目前,段家湾村全部贫困户均已实现脱贫。2017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授予刘桂珍同志“全国脱贫攻坚模范”荣誉称号。武汉鼎
武汉鼎,男,193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退休干部。
30多年来,武汉鼎退休不退岗,数十年如一日帮扶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他先后在清水河县5个乡镇,15个行政村,30多个自然村开展帮扶,带领贫困群众推广农牧新品种、新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当地12000多人脱贫致富。他每月拿出部分退休金扶贫,帮助贫困学生和孤老病残100多人。党的十八大以来,耄耋之年的他长期驻村帮扶3个贫困村。目前,100多户300多贫困人口脱贫,他仍然坚守一线,带领群众巩固脱贫成果。2018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授予武汉鼎同志“全国脱贫攻坚模范”荣誉称号。蓝标河
蓝标河(右一),男,1974年4月出生,2018年4月14日逝世。中共党员,生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干部。
从广西社会科学院到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到柳州市融安县,蓝标河的工作始终没有离开扶贫。他先后3次从机关到基层,主动到偏远贫困地区,连续四年驻村帮扶,勇挑重担,为大化县易地扶贫搬迁作出突出贡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他承担考核评估工作,较真碰硬推动政策落实。2018年4月14日,蓝标河同志因连续加班、疲劳过度不幸去世,终年44岁。2018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追授蓝标河同志“全国脱贫攻坚模范”荣誉称号。黄文秀
黄文秀,女,1989年4月出生,2019年6月17日逝世。中共党员,生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
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主动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毅然回到革命老区,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她深入群众,一户一户摸清需求,从点滴做起为群众排忧解难,赢得群众的信任和爱戴。她团结村里党员干部,耐心细致做群众工作,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带领群众发展产业,贫困户实现户户有产业,村集体经济项目实现翻倍增收。她顾大家舍小家,没有时间考虑个人问题,没有时间照顾残疾母亲和重病父亲,把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经过努力,百坭村脱贫88户418人,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至2.71%。她用美好的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2019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追授黄文秀同志“全国脱贫攻坚模范”荣誉称号。2019年10月,中共中央追授黄文秀同志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小娟
张小娟(左二),女,藏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85年4月出生于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2008年6月,张小娟主动放弃北京工作,毅然回到深度贫困地区的家乡工作,历任驻村干部、副乡长、乡纪委书记、县扶贫办副主任,在舟曲泥石流抢险救灾现场火线入党。她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遍访全县208个村,遍访87个贫困村所有贫困户,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干部群众称她为“藏乡好女儿”“群众知心人”。她熟练掌握扶贫政策,被干部群众称为扶贫“移动数据库”和“活字典”。她采用漫画、微信语音播报等多种形式宣传扶贫政策,不断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地,几乎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2019年10月7日晚,她在下乡扶贫工作结束返回县城途中,因车祸不幸殉职,年仅34岁。2019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追授张小娟同志“全国脱贫攻坚模范”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