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篇
陕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和重要政治任务,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攻坚克难、尽锐出战,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从2011年到2019年年底,全省贫困人口减少了570余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1.40 %下降到0.75%。56个贫困县已经全部脱贫摘帽。
视频:《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奋进历程
陕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举全省之力,汇各方之能、集全民之智,把资源要素向扶贫领域倾斜,把精兵强将向扶贫领域集中,把社会力量向扶贫领域汇聚,形成五级书记抓扶贫、全省上下促攻坚的大扶贫格局。
2019年初陕西省剩余29个贫困县,全省上下尽锐出战,合力攻坚,剩余29个贫困县已于2019年年底全部脱贫摘帽。

镇安县“户分三类、精准帮扶”模式。
精准举措
紧扣目标标准,提升脱贫质量,强化到村到户到人精准帮扶举措,探索创新产业就业、扶贫扶志、社会帮扶等模式,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
(一)产业就业扶持到户

打造千亿级果业产业。图为陕西苹果喜获丰收。

打造千亿级奶山羊产业。
上图为陇县东南镇绿能奶山羊养殖基地,下图为永寿县底角沟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现场。

打造千亿级设施农业。上图为绥德县创新现代农业园区。下图为延川县大棚果蔬基地。
安康市汉滨区沈坝镇脱贫攻坚社区工厂。
榆林市府谷县扶贫车间。
(二)扶贫扶志提振精神

陕西省全面推行扶志“六法”、安康新民风建设、铜川市耀州区“八星励志”等做法,持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安康市“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成效显著。上图为旬阳县江店社区开展道德评议会,下图为平利县金沙河村召开院落会。

建立“劳动换积分、积分换商品”爱心超市10200余个,实现贫困村全覆盖。
(三)“3+X”帮扶合力攻坚

陕西省国资委助力脱贫攻坚榆林合力团清涧县红枣深加工在建项目。

陕西师范大学对口帮扶岚皋县“名师送培”活动开班仪式。

苏陕扶贫协作硕果累累,江苏省累计投入资金40多亿元,实施扶贫项目3000余个、惠及贫困人口40多万人。图为江苏省江宁区、陕西省洛南县共建苏陕合作医疗对口帮扶科室。

一线扶贫干部入户帮扶。
老区新颜
深入推进革命老区脱贫,贯彻落实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实施意见》,重点支持老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社会事业等。2015年以来,延安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议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村村过硬、户户过硬、全面过硬”要求,举全市之力硬仗硬打,实现所有贫困县摘帽,69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205217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8745人,贫困发生率由13.2%下降到0.57%。2018年,延安实现了区域性整体脱贫,历史性告别了绝对贫困。

加快老区基础设施和生态文明建设,助推脱贫攻坚。左图为革命圣地延安,右图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镇新面貌。

延安市累计退耕还林1077.47万亩,治沟造地50.9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3.5%增加到52.5%。累计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护林员7064人次,3.25万户8.69万贫困人口享受生态效益补偿1.78亿元,全市80%以上的农民直接受益,实现了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一个战场、两场战役的双赢。

延安市大力发展林果、棚栽、畜牧养殖和小杂粮等特色主导产业,建立了稳定可靠的带贫益贫机制。4.69万户14.36万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实现产业全覆盖。图为革命老区延长县特色小杂粮形成品牌。

延安市大力实施水、电、路“三提升”行动。累计整合投入47.42亿元,新改建通村公路2014公里,整治通村公路“油返砂”1866.5公里;建设农村饮水工程3364处,693个贫困村安全饮水问题全面解决;电力入户和动力电通村、标准化卫生室和通信网络实现贫困村全覆盖。

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德相结合,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图为志丹县文联联合各文艺家协会到顺宁镇白草台村开展“到人民中去”文艺扶贫志愿服务活动。
美丽嬗变
经过不懈努力,陕西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进展,贫困地区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事业长足发展,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一)基础设施补短板
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5.7万公里,建制村全面实现通沥青(水泥)路。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基本解决,197万贫困人口受益。加强贫困地区电力和网络建设,实施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电力入户率和行政村通动力电均达到100%,所有贫困村实现了通动力电,生活用电和光纤全覆盖。

左图为位于秦巴山区的安康市高速公路网,右图为大荔沿黄公路带动旅游产业发展。

贫困群众用上了安全便捷的自来水。

左图为陇县城关镇北关村窑领子光伏发电,右图为安康扶贫空间农产品销售平台。
(二)住房安全有保障
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统筹推进安置住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坚持“依托社区办工厂、办好工厂促就业”,强化搬迁人口后续扶持措施。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建设任务,“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全部达到国家规定入住标准,住房安全有保障进入收尾阶段。

镇安县云盖寺镇移民安置社区。

农村危房改造让农村群众生活越来越美。
(三)教育扶贫斩“穷根”
以义务教育有保障为核心,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实施对口帮扶贫困地区学校计划,严格落实控辍保学措施,健全精准资助体系,2016-2019年累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571.3万人次。

上图为新建的宜川县中学,左下图为志丹县金丁镇胡兴庄社区幼儿园,右下图为延安市精准资助贫困大学生仪式。
(四)健康扶贫全覆盖
在基本医疗有保障上,一手抓精准施治减存量,一手抓疾病预防控增量,贫困人口参保率100%,所有贫困村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对25种大病贫困患者实行分类救治,对慢病贫困患者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

左图为镇巴县家庭医生团队为庄房村贫困户跟踪服务,右图为定边县开展健康教育进乡村活动。
(五)兜底保障织密网
聚焦特殊困难群体,推行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做到应保尽保。统筹各类保障措施,建立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制度为主体,以社会帮扶、社工助力为辅助的综合保障体系。

安康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为贫困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

白河县高桥村特困户安置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陕西省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聚万众之志,发精准之力,以上下齐心、只争朝夕、攻坚克难的必胜信心和决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