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
连续7年每年减贫人口都在1000万人以上,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底的10.2%降至2019年底的0.6%,改变了以往新标准实施后减贫人数逐年递减的趋势,打破了前两轮扶贫每当贫困人口减到3000万左右就减不动的瓶颈。全国832个贫困县有780个摘帽,未摘帽县减少至52个,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村(2016年5月24日)
浙江省安吉县余村(2020年3月30日)
陕西省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2020年4月21日
吉林省和龙市光东村(2015年7月16日)
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马鞍山村(2019年7月15日)
河北省张北县德胜村(2017年1月24日)
河北省阜平县顾家台村(2012年12月30日)
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2012年12月30日)
山西省岢岚县赵家洼村(2017年6月21日)
山西省岢岚县宋家沟村(2017年6月21日)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2018年6月14日)
山东省临沭县朱村(2013年11月25日)
河南省兰考县张庄村(2014年3月17日)
安徽省金寨县大湾村(2016年4月24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2016年7月19日)
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2015年2月13日)
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坊城新村(2020年5月11日)
陕西省柞水县金米村(2020年4月20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姚磨村(2016年7月18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村(2020年6月8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杨岭村(2016年7月18日)
甘肃省古浪县富民新村(2019年8月21日)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2013年2月3日)
甘肃省渭源县元古堆村(2013年2月3日)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村(2016年8月23日)
青海省格尔木市长江源村(2016年8月22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阿亚格曼干村(2014年4月28日)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华溪村(2019年4月15日)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河村(2018年2月11日)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火普村(2018年2月11日)
贵州省遵义县花茂村(2015年6月16日)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2013年11月3日)
湖南省凤凰县菖蒲塘村(2013年11月3日)
云南省大理市古生村(2015年1月20日)
云南省腾冲市三家村(2020年1月19日)
江西省井冈山市神山村(2016年2月2日)
江西省于都县潭头村(2019年5月20日)
广东省英德市连樟村(2018年10月23日)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黄龙村(2012年12月9日)
四川省芦山县青龙场村(2013年5月21日)
河北省正定县塔元庄村(2013年7月11日)
河南省新县田铺大塆(2019年9月16日)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先锋村(2014年12月13日)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永茂圩自然村(2014年12月13日)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2017年12月12日)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施茶村(2018年4月13日)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许家冲村(2018年4月24日)
河南省光山县东岳村(2019年9月17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脱贫攻坚作出重大决策部署。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京召开,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研究“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强调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更大决心、更精准思路、更有力措施,采取超常举措,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京召开,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脱贫攻坚任务作出部署,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在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十九大报告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二○二○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京召开,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审议通过《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
扩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覆盖面,因地制宜解决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对在贫困地区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给原住居民集体股权方式进行补偿,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
提高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推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实行脱贫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完善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对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互补作用,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健全东西部协作和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采取包干方式参与扶贫。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习近平强调,要充分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性和艰巨性;高度重视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和“如何退”的问题。要加强脱贫攻坚的组织领导,发挥政治优势,强力开展脱贫攻坚;按照脱贫攻坚要求,明显增加扶贫投入;激发内生动力,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积极性;调动各方力量,加快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会议新闻报道: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1/28/c_1117292150.htm
十九大报告在总结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时指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
十九大报告在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任务时指出,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十九大报告在安排部署关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时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二○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加快落实社保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制度,规范社保基金管理,发展商业保险。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坚持和完善促进男女平等、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帮扶制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先后在陕西延安、贵州贵阳、宁夏银川、山西太原、四川成都、重庆和北京等地7次召开脱贫攻坚座谈会,分阶段、分专题部署推进工作。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延安市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习近平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我们要永远珍惜、永远铭记。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老区发展和老区人民生活改善时刻放在心上,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加快老区发展步伐,让老区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习近平强调,要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大产业培育扶持力度,积极落实改革举措,夯实管党治党基础。
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贵阳市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听取对“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习近平强调,“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习近平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4个切实”的具体要求。
一是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是我们的最大政治优势。要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中央要做好政策制定、项目规划、资金筹备、考核评价、总体运筹等工作,省级要做好目标确定、项目下达、资金投放、组织动员、检查指导等工作,市(地)县要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党政一把手要当好扶贫开发工作第一责任人,深入贫困乡村调查研究,亲自部署和协调任务落实。
二是切实做到精准扶贫。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各地都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要因地制宜研究实施“四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三是切实强化社会合力。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健全东西部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积极性。要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坚持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金融资金对扶贫开发的投放,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要积极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多渠道增加扶贫开发资金。
四是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基层是基础。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选派扶贫工作队是加强基层扶贫工作的有效组织措施,要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工作队和驻村干部要一心扑在扶贫开发工作上,有效发挥作用。
2016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回顾我国扶贫开发30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20年的实践,分析形势,交流情况,研究问题,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部署新形势下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习近平强调,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习近平强调,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脱贫攻坚的短板,进一步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必须采取系统的政策和措施。为此提出4点要求。
第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西部地区要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倒排工期、落实责任,抓紧施工、强力推进。东部地区要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下更大气力帮助西部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双方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力亲为推动工作,把实现西部地区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作为主要目标,加大组织实施力度。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帮扶资金和项目重点向贫困村、贫困群众倾斜,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要加大投入力度,东部地区根据财力增长情况,逐步增加对口帮扶财政投入;西部地区整合用好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等各类资源,聚焦脱贫攻坚。
第二,完善结对,深化帮扶。要着眼于任务的适当平衡,完善省际结对关系。在此基础上,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着力推动县与县精准对接,还可以探索乡镇、行政村之间结对帮扶。要动员东部地区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各界人士等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要加大产业带动扶贫工作力度,着力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要把握好供需关系,让市场说话,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要把东西部产业合作、优势互补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课题,大胆探索新路。在科技创新上,西部地区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东部地区要舍得拿出真技术支持西部地区。
第三,明确重点,精准聚焦。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都要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精准发力。要着眼于增加就业,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出对接机制,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向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领域合作拓展。要继续发挥互派干部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促进观念互通、思路互动、技术互学、作风互鉴。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贫困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力度,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第四,加强考核,确保成效。要用严格的制度来要求和监督,抓紧制定考核评价指标。要突出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不仅要看出了多少钱、派了多少人、给了多少支持,更要看脱贫的实际成效。西部地区是脱贫攻坚的责任主体,也要纳入考核范围。
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太原市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研究如何做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习近平强调,脱贫攻坚工作进入目前阶段,要重点研究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各级党委务必深刻认识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紧迫性,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强化支撑体系,加大政策倾斜,聚焦精准发力,攻克坚中之坚,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习近平就加大力度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出8条要求。
第一,合理确定脱贫目标。党中央对2020年脱贫攻坚的目标已有明确规定,即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深度贫困地区也要实现这个目标,同时要坚持实事求是,不好高骛远,不吊高各方面胃口。
第二,加大投入支持力度。要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发挥金融资金的引导和协同作用。新增脱贫攻坚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项目主要布局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集中于深度贫困地区。各部门安排的惠民项目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深度贫困地区新增涉农资金要集中整合用于脱贫攻坚项目。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规模。要通过各种举措,形成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强大投入合力。
第三,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重点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以及基本医疗有保障的问题。对居住在自然条件特别恶劣地区的群众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力度,对生态环境脆弱的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群众增加护林员等公益岗位,对因病致贫群众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
第四,区域发展必须围绕精准扶贫发力。深度贫困地区的区域发展是精准扶贫的基础,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围绕减贫来进行。要重点发展贫困人口能够受益的产业,交通建设项目要尽量向进村入户倾斜,水利工程项目要向贫困村和小型农业生产倾斜,生态保护项目要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
第五,加大各方帮扶力度。对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的对象在深度贫困地区的,要在资金、项目、人员方面增加力度。东部经济发达县结对帮扶西部贫困县“携手奔小康行动”和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行动”,都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要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第六,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要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
第七,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深度贫困地区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县委书记要统揽脱贫攻坚,统筹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县县级党政正职要保持稳定。要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选好书记,配强领导班子,发挥好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要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锻炼干部、选拔干部的重要平台。
第八,加强检查督查。要坚持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查制度,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严肃问责,对挪用、贪污扶贫款项的严肃处理。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脱贫计划不能脱离实际随意提前,扶贫标准不能随意降低,决不能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
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成都市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听取脱贫攻坚进展情况汇报,集中研究打好今后3年脱贫攻坚战之策。习近平强调,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清醒认识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任务的艰巨性,清醒认识把握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提高脱贫质量,聚焦深贫地区,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
习近平指出,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此提出8条要求。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政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必须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亲力亲为抓脱贫攻坚。贫困县党委和政府对脱贫攻坚负主体责任,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脱贫攻坚上。中央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明确3年攻坚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为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导向。
第二,坚持目标标准。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既不能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不要调高标准、吊高胃口。
第三,强化体制机制。落实好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中央统筹,就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为地方创造条件,加强脱贫效果监管。省负总责,就是要做到承上启下,把党中央大政方针转化为实施方案,促进工作落地。市县抓落实,就是要从当地实际出发,推动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要改进考核评估机制,根据脱贫攻坚进展情况不断完善。
第四,牢牢把握精准。建档立卡要继续完善,精准施策要深入推进,扎实做好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扶贫、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重点工作。
第五,完善资金管理。强化监管,做到阳光扶贫、廉洁扶贫。要增加投入,确保扶贫投入同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相适应。要加强资金整合,防止资金闲置和损失浪费。要健全公告公示制度,省、市、县扶贫资金分配结果一律公开,乡、村两级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情况一律公告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对脱贫领域腐败问题,发现一起严肃查处问责一起,绝不姑息迁就。
第六,加强作风建设。党中央已经明确,将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要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解决脱贫领域“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考核评估不严格等突出问题。要加强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笼子。
第七,组织干部轮训。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要突出抓好各级扶贫干部学习培训。对县级以上领导干部,重点是提高思想认识,引导树立正确政绩观,掌握精准脱贫方法论,培养研究攻坚问题、解决攻坚难题能力。对基层干部,重点是提高实际能力,培育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要吸引各类人才参与脱贫攻坚和农村发展。要关心爱护基层一线扶贫干部,激励他们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努力工作。
第八,注重激发内生动力。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和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改进帮扶方式,提倡多劳多得,营造勤劳致富、光荣脱贫氛围。
2019年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市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分析脱贫攻坚形势,研究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习近平强调,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抓好落实,一鼓作气,顽强作战,越战越勇,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指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总的看,“两不愁”基本解决了,“三保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抓好落实。解决“三保障”突出问题,要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体制机制。扶贫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及时调度情况。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既是扶贫领导小组组成部门,也是“三保障”工作的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分管同志具体抓。要根据部门职能,明确工作标准和支持政策,指导各地进行筛查解决。相关省区市要组织基层进行核查,摸清基本情况,统筹组织资源,制定实施方案,研究提出针对性措施。市县具体组织实施,逐项逐户对账销号,确保不留死角。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既不拔高,也不降低。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主要是让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不失学辍学;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主要是所有贫困人口都参加医疗保险制度,常见病、慢性病有地方看、看得起,得了大病、重病后基本生活过得去;住房安全有保障主要是让贫困人口不住危房;饮水安全有保障主要是让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统筹研究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形势,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习近平对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出6点要求:
第一,攻坚克难完成任务。要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落实脱贫攻坚方案,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确保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较真碰硬“督”,各省区市要凝心聚力“战”,啃下最后的硬骨头。要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弹。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要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应保尽保。
第二,努力克服疫情影响。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疫情严重的地区,在重点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可以创新工作方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没有疫情或疫情较轻的地区,要集中精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要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在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开工、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优先组织和使用贫困劳动力,鼓励企业更多招用贫困地区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点对点”帮助贫困劳动力尽快有序返岗。要分类施策,对没有疫情的地区要加大务工人员送接工作力度。要切实解决扶贫农畜牧产品滞销问题,组织好产销对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要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做好农资供应等春耕备耕工作,用好产业帮扶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要加快扶贫项目开工复工,易地搬迁配套设施建设、住房和饮水安全扫尾工程任务上半年都要完成。要做好对因疫致贫返贫人口的帮扶,密切跟踪受疫情影响的贫困人口情况,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确保他们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第三,多措并举巩固成果。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去年年底组织各地对已脱贫的9300多万人口开展了全面排查,查找了漏洞缺项,要一项一项整改到位。对存在返贫风险的近200万和存在致贫风险的近300万人群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及时将返贫和致贫人口纳入帮扶。要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稳岗拓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提升带贫能力,利用公益岗位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会。要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种养业发展有自己的规律,周期较长,要注重长期培育和支持。这几年,扶贫小额信贷对支持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坚持。要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全国易地扶贫搬迁960多万贫困人口,中西部地区还同步搬迁500万非贫困人口,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规模。现在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下一步的重点是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第四,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可以考虑设个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驻村工作队不能撤。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不能等他们返贫了再补救。
第五,严格考核开展普查。要严把退出关,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开展督查巡查,加强常态化督促指导,今年中央将继续开展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从下半年开始,国家要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普查,对各地脱贫攻坚成效进行全面检验。这是一件大事。要为党中央适时宣布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数据支撑,确保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第六,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这项工作,中央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总的要有利于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利于实施精准帮扶,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结合实际先做起来,为面上积累经验。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重要文件,明确目标任务和脱贫标准,对脱贫攻坚作出部署。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国务院制定《“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重要文件,明确目标任务和脱贫标准,对脱贫攻坚作出部署。
脱贫攻坚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中西部22个省份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攻坚期内贫困县党政正职保持稳定。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投入力度,要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相匹配。坚持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金融资金对扶贫开发的投放,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央投入年均增长21%,省级投入年均增长28.4%,市县两级投入大幅增加,2016年至2019年,贫困县累计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2万亿元。2016年至2019年,易地扶贫搬迁各类资金下达超过6000亿元。出台扶贫小额信贷和扶贫再贷款政策,加强资本市场扶贫、保险扶贫和土地政策支持等。
东部9省市帮扶中西部14个省区市,全国支援西藏和新疆,东部343个经济较发达县市区与中西部573个贫困县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
308家中央单位定点扶贫592个国家重点县,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都承担了帮扶贫困县和贫困村的任务。全军部队共定点帮扶4100个贫困村。
广泛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脱贫攻坚。9.99万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6.56万个贫困村。
国务院确定10月17日为扶贫日,自2014年起每年组织扶贫日系列活动。
国家建立脱贫攻坚荣誉制度,每年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奖、脱贫攻坚模范评选表彰活动。
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14个巡视省区监督内容。十九届中央第二轮巡视对十三个省区市和11个中央部门、2个中管企业进行脱贫攻坚专项巡视。
专项巡视
8个民主党派中央对口民主监督8个脱贫攻坚任务重的省区。
民主监督
2016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办法》。2016年10月,正式启动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脱贫攻坚战以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每年开展一次脱贫攻坚督查巡查。
督查巡查
强化纪检监察、审计监督,持续加大脱贫攻坚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
纪检监察和
审计监督
围绕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任务落实,财政、发改、教育、住建、卫健、医保、水利等部门加强行业监督。
行业监督
新闻媒体加大脱贫攻坚的监督力度,成为脱贫攻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和重要补充。国务院扶贫办于2014年12月15日正式开通1231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主要受理扶贫资金管理,分配、使用中的问题,扶贫项目实施管理中的问题以及挤占、贪污、挪用扶贫资金的行为。
社会监督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要求,对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出台考核办法;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扶贫资金违规使用责任追究制度;制定严格、规范、透明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退出标准、程序、核查办法;建立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和扶贫成效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各省区市出台对贫困县扶贫绩效考核办法。
连续7年每年减贫人口都在1000万人以上,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底的10.2%降至2019年底的0.6%,改变了以往新标准实施后减贫人数逐年递减的趋势,打破了前两轮扶贫每当贫困人口减到3000万左右就减不动的瓶颈。全国832个贫困县有780个摘帽,未摘帽县减少至52个,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0%以上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2/3以上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上升,转移性收入占比逐年下降,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2013年至2019年,83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79元增加到11567元,年均增长9.7%,比同期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2.2个百分点。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30.2%。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
全国农村常住居民与贫困地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对比图。
2017年7月底建成的卢氏县第一小学是河南省卢氏县教育均衡重点工程,学校按照国家最新标准规划,占地48亩,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图为学生们在新教室上课。
2019年底,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99.99%,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图为签约医生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和平村大碑屯贫困户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对733万贫困农户危房进行改造。图为安徽省霍山县洪峰村,政府的危房改造资金帮助91岁的“红嫂”李孝芳一家住进了新盖的三间砖瓦房。
解决了1700多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实现了从毛驴驮水吃到吃上安全自来水的转变。
全国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村村建有卫生室和配有村医,10.8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960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2018年5月,湖北省来凤县绿水镇小坳村壁挂公路建成通车。
贵州省威宁县幸福乡村新建的村卫生室投入使用。
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专项行动成效显著,贫困地区10.8万多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完成改造任务。图为云南省怒江州独龙族群众高德生、高琼先和黎英(从左到右)一家三口在新旧独龙江乡小学前合影。
2016年10月,南方电网公司完成贵州省荔波县易地扶贫搬迁配套电网项目建设,满足贫困群众电力需求。
从高山到海岛,从草原到大漠,4G网络无处不在。
“十三五”期间,国家计划对“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地区约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通过搬迁,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图为云南省盐津县水平村蝴蝶谷易地搬迁点新貌。
贫困地区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产业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较快发展,贫困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通过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退耕还林还草等,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贫困户就业增收渠道明显增多,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完善。
河北省平泉市卧龙镇食用菌产业扶贫园区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陕西省安康市建立扶贫空间,通过“安康市贫困户产品销售网”以及淘宝、京东、微商城等电商平台,促进当地农特产品销售同时带动贫困群众就业。
湖北省红安县龙家湾村建成集光伏发电、生态光伏大棚和观光农业一体的生产基地,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重庆市“四好农村路”建设改变百姓生活,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
山西省右玉县通过大力实施生态扶贫实现了脱贫摘帽。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易地扶贫搬迁之后的民居变迁。
各级坚持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得到加强,基层干部通过开展贫困识别、精准帮扶,本领明显提高。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与当地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了解国情民情,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做群众工作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党群干群关系不断改善,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巩固。
山西省云州区瓜园村在脱贫攻坚中配强了村党支部,这是支部书记李成组织群众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018年8月,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海嘎村第一书记杨波(中)和村民在一起座谈,共商脱贫致富大计。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马皮乡加石贫困村工作人员在开展精准识别工作。
完善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认真落实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度。图为2019年8月,云南宣威市得马田村公示公开扶贫项目资金安排使用情况。
经过长期的探索创新和大量的实践论证,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加速世界减贫进程和全球减贫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并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减贫成就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和高度赞扬,许多发展中国家希望分享中国减贫经验,显著提升了我国的软实力。
2017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给2017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致贺信指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最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
老挝国家主席本扬·沃拉吉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访问时表示“老挝还有很多贫困人口和家庭,十八洞村的扶贫经验和做法值得老挝学习借鉴。”
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罗伯特·劳伦斯·库恩长期致力于向世界介绍中国,他表示“精准扶贫是最有力的中国故事之一,它打破了各方偏见,改变了人们对中国的认识。”图为库恩先生在贵州省惠水县代京村实地考察时与第一书记在一起。
我国已举办十届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为国际减贫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图为2019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现场。
2018年8月16日,由国务院扶贫办主办的“2018中非合作论坛—减贫与发展会议”考察活动在贵州省举办。图为外宾在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家中考察。
2019年5月,第八届“东盟+3村官交流项目”在云南西双版纳州河边村举行。
国际减贫培训班学员考察贵州省德江县合兴镇鸟坪果蔬专业合作社。
长按识别小程序二维码进行观看